在風險挑戰的意義上,“環球同此涼熱”正成為真切的現實。逆全球化、新冠疫情、氣候變化、戰亂沖突、糧食危機紛至沓來,百年變局的挑戰性不斷顯現。美國《紐約時報》在社論中提出這樣一個問題,世界要做一個選擇,通力合作還是分崩離析。
全會按照黨章規定,決定遞補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馬國強、王寧、王偉中為中央委員會委員。
在世界發展新的十字路口,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為“世界向何處去”這一“元問題”打開了新的思考視角,擘畫了新的愿景。這份中國方略,閃耀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光芒,繼承了新中國外交優良傳統,彰顯出國際主義的崇高追求。它超越一國一域的狹隘視角、傳統現實主義的理論窠臼,超越了冷戰思維、零和博弈、文明沖突的陳舊觀念,以系統觀念、辯證思維看待“自我”與“他者”、“多元”與“一體”的關系,以深邃的歷史眼光、博大的天下情懷思考關乎人類前途命運的重大課題。
這是回應時代之問的中國擔當。聯合國維和行動第二大出資國和重要出兵國、經濟全球化的堅定倡導者、全球氣候治理的積極參與者、始終站在國際抗疫合作的“第一方陣”……在中國身上,世界看到了“大國的樣子”。從雁棲湖畔到西子湖畔,從聯合國講臺到達沃斯小鎮,從亞洲文明盛會到全球性政黨峰會,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凝聚起中國夢與世界各國人民的美好夢想。
世界好奇:中國究竟有怎樣的魅力將這樣多的伙伴聚攏在身旁?
什么問題反映強烈就關注什么,什么問題突出就整治什么。
“沿著這個坡再往上走,有塊毛主席開的菜園?!敝v解員邊走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