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習近平擔任國家主席后首次出訪,在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發表首場外交演講。世界矚目: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躍居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將如何處理同外部世界的關系,又將推動建設什么樣的世界、構建什么樣的國際關系?
——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要匯聚各方力量,推動形成齊抓共管、合力攻堅的良好局面。
“高度重視支持個體工商戶發展。積極幫助個體工商戶解決租金、稅費、社保、融資等方面難題,提供更直接更有效的政策幫扶?!薄暯?/p>
女士們,先生們,同志們,朋友們!
——要推進濕地保護全球進程,加強原真性和完整性保護,把更多重要濕地納入自然保護地,健全合作機制平臺,擴大國際重要濕地規模。
“將有17億人陷入糧食危機、金融危機和動蕩之中”“世界經濟可能會陷入80年來最大跌幅”“全球四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受沖突影響的國家,約1億人被迫流離失所”……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一份份研究報告頻頻敲響人類發展和安全的警鐘。從“安全和發展是一體之兩翼、驅動之雙輪”的整體思維出發,習近平提出全球發展倡議和全球安全倡議,為應對亂局變局指明了構建全球發展共同體和全球安全共同體的行動方向。
列車司機駕駛復興號列車行駛在中老鐵路上(2022年6月1日攝)。新華社記者江文耀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