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壁黃土,心懷天下?!睹珴蓶|選集》一至四卷159篇文章,有112篇出自延安時期,著名的《矛盾論》、《實踐論》、《論持久戰》、《新民主主義論》等都寫于此,比如寫于鳳凰山窯洞的16篇、楊家嶺窯洞的40篇、棗園窯洞的29篇。延安窯洞里有馬列主義。
既有戰略判斷,也有哲學思辨。為什么要推進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習近平強調“大勢”與“共識”:“隨著國際力量對比消長變化和全球性挑戰日益增多,加強全球治理、推動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是大勢所趨?!薄艾F在,世界上的事情越來越需要各國共同商量著辦,建立國際機制、遵守國際規則、追求國際正義成為多數國家的共識?!比蛑卫眢w制變革正處在歷史轉折點上,怎樣“變”,“變”向何方?習近平指明路徑和方向:“這種改革并不是推倒重來,也不是另起爐灶,而是創新完善”“推動改革全球治理體系中不公正不合理的安排”“推動全球治理體系朝著更加公正合理有效的方向發展”“努力使全球治理體制更加平衡地反映大多數國家意愿和利益”。
以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峰會為標志,在國際事務的商議和決策中,新興經濟體“終于坐上了主桌”。2016年9月,G20峰會第一次來到中國。首次全面闡釋中國的全球經濟治理觀,首次把創新作為核心成果,首次把發展議題置于全球宏觀政策協調的突出位置,首次形成全球多邊投資規則框架,首次發布氣候變化問題主席聲明,首次把綠色金融列入二十國集團議程……諸多“首次”,在G20發展史上留下鮮明的中國印記。
提倡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觀,踐行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秉持開放、融通、互利、共贏的合作觀,樹立平等、互鑒、對話、包容的文明觀,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主張平等尊重、團結合作的秩序觀……中國積極發掘中華文化中積極的處世之道和治理理念同當今時代的共鳴點,不斷推動全球治理理念創新發展。
可持續發展是亞太各國的共同追求。中老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萬象賽色塔低碳示范區正式揭牌、越南嘉萊300兆瓦風電項目風機完成吊裝、泰國猜也蓬107.5兆瓦風電項目穩定供電……近年來,中國發揮自身綠色發展經驗和產業優勢,擴大與亞太各經濟體綠色發展戰略對接,讓綠色成為亞太地區經濟復蘇的靚麗底色。
在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習近平主席多次闡述構建開放包容、創新增長、互聯互通、合作共贏的亞太命運共同體的理念主張和重大意義,強調亞太經濟合作從來不是零和博弈、你輸我贏的政治游戲,而是相互成就、互利共贏的發展平臺?!斑@是站在人類整體利益的高度看待問題?!瘪R來西亞新亞洲戰略研究中心理事長許慶琦說。
習近平總書記走在最前面。講解員快步迎上去:“歡迎總書記再次來到楊家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