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彬在給工友“打樣”(2018年2月8日攝)。新華社發
“我們將以中國式現代化推動人類整體進步,以中國新發展為世界帶來新機遇,為動蕩的世界提供更多穩定性和確定性?!边@是中國的誓言,更是中國的行動。
偉大事業,從來就孕育于偉大夢想。
因為對“禾下乘涼”的執著,袁隆平不斷突破雜交水稻產量,端牢一個大國的飯碗。
從文博場館里過大年、非遺大集上買年貨到故宮IP火爆朋友圈、中國古風吹遍海內外,再到中國空間站奏響《茉莉花》……深沉有力的文化自信、繁榮興盛的文化創新、美美與共的文明交流互鑒,成為新時代中國鮮明的印記。
“一個不斷走向現代化的中國,必將為世界提供更多機遇,為國際合作注入更強動力,為全人類進步作出更大貢獻!”習近平主席有力的話語,彰顯了中國以自身發展為世界創造機遇、推動人類進步的胸懷與擔當。
走進中原大地的田野,托起麥穗看灌漿,對老鄉笑道“我們都是種莊稼出身”;來到湖南湘西的柚子林,熟練地幫村民摘下柚子;深入甘肅八步沙林場,拿起一把開溝犁,同林場職工一起挖起來……